banner figure

语言服务提供商:超越翻译,成为企业国际化的坚实后盾

2025.01.01

若要将书面文件从 A 语言转换成 B 语言,多数人都会寻求译者或翻译公司的协助。

但如果要翻译的内容是影片、网站或者软件呢?如果您不仅需要语言转换,还需要编制精美的版面,需要上字幕、配音、将译文嵌入网站和软件呢?如果成品除了语义准确,还需符合政府机关规定,甚至需要配合公司内部法务、IT、营销、开发等部门或团队的需求,那又当如何呢?

您是否会上网搜寻翻译、认证、平面设计、影片后制、网站建设等领域的厂商名单,并反复研究要如何协调这些厂商与内部各单位沟通?其实,只要和“语言服务提供商”(language service provider) 合作,就能大幅减轻您的负担。

“转换语言”是翻译产业的核心理念,口笔译是整个产业的基础。不过,20 世纪晚期开始,随着科技与传播形式的演进,全球人口接触的内容趋向于多元化。企业与国际交流的需求越来越复杂,对沟通的要求更为精细。全球多家翻译公司均已察觉到这股趋势,纷纷完善自己的服务,提供更多元、细致、全面的解决方案,提升项目品质、减轻客户负担。

1990 年代以来,“翻译产业”早已逐步升级为“语言服务产业”(language services industry),翻译公司转型成了“语言服务提供商”,种种涉及语言与文化的服务逐渐被纳入翻译产业,或与翻译服务相互结合,逐渐形成了目前的语言服务产业。

那么,除了口笔译以外,语言服务提供商还提供哪些服务?将项目交给语言服务提供商有哪些好处?

语言服务涵盖哪些内容?

图片来源:Common Sense Advisory, Inc., “The Language Services Market: 2018”, 2018.

上图截取自全球语言服务产业独立市场调查机构 CSA Research(前身为 Common Sense Advisory)发布的报告。图中可见语言服务产业提供的各种服务项目与收益占比:

  1. 比例最大的是“笔译”(translation),也就是大众熟悉的“翻译”,是多数翻译公司和语言服务提供商的主要服务项目。
  2. 接下来还有同样常见的“口译”(interpreting),按进行方式可分为同声传译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与交替传译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上表则按沟通形式又细分出现场口译、电话口译、会议口译、远程视频口译等项目。
  3. 如文件翻译后还需排版、制图,那么就需要“桌面排版”(desktop publishing),或者更进一步的“平面设计服务”(graphic design)。
  4. 如果原文是影片,那么翻译后可能还得“上字幕”(subtitling)、“配音”(dubbing) 或“录制旁白”(narration/voice-over)。如果原影片没有脚本(例如会议或采访录像),那么在翻译前需要有人先将文句逐字记下,这就是“听打”(transcription) 服务。
  5. 企业需要通过网站接触国际客户,软件与游戏开发商/发行商希望接触各地玩家及用户。和传统书面文件相比,网站、软件、游戏、移动设备等媒介呈现译文的方式更符合各地用户的阅读和操作习惯,因此和这些媒介的“本地化”(localization) 与“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需求息息相关的翻译与测试服务就应运而生了。
  6. 特定类型的文本翻译(例如营销与创作类文件)若只追求语义对等,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时,就无法触发原文在源语言受众心中引起的同样共鸣。因此这类语言转化工作需要译者在消化原文后重新创作,这项工作就是“创译”(transcreation)。有时语言服务提供商还会针对当地需求,为客户聘请外语母语人士从零开始进行“文案撰写”(copywriting)。
  7. 根据数字营销需要,部分语言服务提供商也能提供“搜索引擎优化”(SEO) 服务,为全球市场翻译、研究关键词。
  8. 此外,随着 AI 语言技术的长足进步,语言服务产业也发展出以机器翻译为辅助,能加快项目处理速度、填补人力不足的“机翻后编辑”(machine translation post-editing, MTPE) 与“机器口译”(machine interpreting) 等服务。

此外,语言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还包含许多其他内容,例如我们曾于另一篇文章中介绍的“语言资产管理”(language assets management),为客户编撰技术手册与使用手册的“技术撰写”(technical writing),以及针对各地市场的跨语言“舆情分析”(public opinion analysis) 等等。

企业为何需要语言服务提供商?

数字时代的国际化项目庞大复杂,管理工作往往费时又伤神。(Photo by bruce mars on Unsplash)

如果投入精力搜寻,上述大多数服务,或许都能找到提供商予以协助。有些企业或单位,可能偏好委托译者/翻译公司翻译,同时委托其他厂商设计、排版、上字幕、配音、营销、搭建不同语言的网站和软件,自己居中协调完成项目。

若您在特定服务项目已有信赖的合作伙伴,这样的合作方式或许比较让人放心。但在多方协作中,各家厂商的工作会互相影响:译文长度影响 UI 显示;翻译断句影响字幕切分;平面设计师选用了某张影像,但这张影像对特定地区受众有负面含义……过程中许多细节需反复确认,最终的整合工作往往费时又伤神。

这种情况下,与语言服务提供商合作能够获得诸多优势。语言服务提供商与旗下的语言专家、特约厂商,早已熟谙企业国际化/本地化的各种需求,从前期的语言转换到后期制作、验收,都会以客户需要的最终成品为目标,为您打磨其中的种种细节,并适时提供语言与文化层面的见解。

成熟的语言服务提供商,设有专业的翻译技术团队,在项目接洽初期就能预先进行分析,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项目组合和技术应用建议(例如语言资产应用、翻译与开发流程自动化),使项目进行更加迅速流畅。

其中各步骤的串连,就要仰仗“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服务了。优质语言服务提供商的客户经理与项目管理人员,能针对具体项目设计最佳流程,妥善完成项目分析、协作统筹、语言转换、后期制作以及验收等步骤,向客户交付立即可用的最终成品,打造轻松愉快的一站式体验。

Linguitronics 正是能为您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语言服务提供商”。自母公司“万象翻译”于 1993 年创立起,Linguitronics 就以语言服务提供商为定位,在口笔译服务基础上持续发展出全套 A-to-Z™ 解决方案,如今已是诸多 Fortune 500 跨国大企业信赖的语言服务伙伴,更名列全球百大语言服务提供商。

如果您正在寻找国际化之路的坚实后盾,欢迎与 Linguitronics 联系,让我们提供专业的语言服务建议。


作者 | Yahan Chang

Yahan Chang 自 2023 年起担任 Linguitronics Co., Ltd. 品牌与客户成功总监,致力依据客户的语言服务及技术支持需求,量身打造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过去也曾在 Linguitronics 负责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译审团队培训、品牌公关与营销工作。Yahan 还是一位英法译者,曾参与各式商务文件与书籍翻译项目,另具备 4 年书籍出版编辑经验。

本文原文为繁体中文,由 Justin Zhang 翻译编写。

立即联系

延伸阅读

Globalized projects in the digital age tend to be large and complex, requiring tremendous time and effort to organize. ((Photo by bruce mars on Unsplash)

语言服务提供商:超越翻译,成为企业国际化的坚实后盾

若要将书面文件从 A 语言转换成 B 语言,多数人都会寻求译者或翻译公司的协助
Photo by RDNE Stock project from Pexels

翻译为何需要有效管理?超越文字转换,建立全局思维──风险分析

项目进度混乱、反复沟通耗时、不同译者提交的文件版本不一,甚至同一系列文件里的专有名词和术语出现多种译法,令人头痛不已。许多人认为翻译只是简单的“语言转换”,但实际上翻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若缺乏全局思维与有效管理,不仅会影响效率与品质,更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风险。

翻译项目经理:连接项目与团队的灵魂

翻译成果可能影响目标市场受众对产品或服务的印象。优秀的项目经理明白,除了进度规划和成本管控,规划翻译项目时必须要放眼全局,也就是设法了解客户最终要达到的整体目标、厘清项目范围。